English

何日请回勘误表

1998-09-30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记得过去出版的图书中,往往夹带着一张小小的勘误表,对书中出现的印刷错误一一加以订正。这种表最常见的是几行到十几行字,每行订正书中的一处错误。有些书中虽然仅有三两处错误,但也要印一张勘误表,足见当时图书出版工作者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有错必纠的诚心。同时,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图书中的印刷错误是比较少的。

在现在出版的图书中,几乎看不到勘误表了。令人遗憾的是,印刷错误并没有随着勘误表的消失而减少,而是成倍地增多了,以至有所谓“无错不成书”的说法。这种现象经过有关管理部门的三令五申,目前已有一定好转,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
据说现在有些出版社出版的重点图书中的差错率很低,有些已接近或达到0,而一般图书就不大相同了。这大概是由于重点图书往往要拿出来评奖,而根据有关规定,差错率高于某一程度的图书是没有评奖资格的,结果就使许多出版社对重点图书给予了特殊的重视。其实,图书出版的目的是给读者阅读,而不是为了去获奖。如果以为出版图书的首要目的是获奖,恐怕是本末倒置了。对于读者来说,是无所谓重点和非重点、获奖和非获奖书的。读者要看的是自己喜欢的或是与自己工作有关的书,没听说过哪位读者是专拣获奖书看的。因此,如果仅仅为了评奖而对重点书精雕细刻,尽量降低其差错率,却对非重点书不加重视,任其存在大量的印刷错误而不予理会,就是对广大读者不负责任,说得更严重些,是对读者不尊重,这样久而久之,就会失去读者的支持和信任。读书人往往是相通的,买到一本好书,会互相通告,由此产生的效果也许比任何广告都好;但若发现一本差错率很高的书也会一传十、十传百。而且往往他们所传的并不是某本书如何如何,而是出版该书的出版社如何如何。我曾听过有人说:“××出版社的书错太多,不能买。”受影响的并不仅仅是读者,将会直接影响到出版社内所有出版物。

有些出版社在书印出时,就已经发现其中有错误,却坚持不改。理由是书已印出来,不好办了。我的一位朋友曾对我讲过,他的一本书稿,印成样书后,发现其中的印刷错误竟多达数百处,于是致电出版社,要求改动,出版社最初的答复是书已印好,不能再改了。于是作者宣布,如不能改就不出版了。由于作者的态度很坚决,最后出版社还是按作者的要求重印了该书。其实,所谓的不好办无非是书已印好,再重印就加大了出版成本,从而会使出版者的经济利益受到一定损失。但这些问题本来是可以通过勘误表而很简单地加以解决的。之所以看不到勘误表,我想原因之一大概是由于这些年来勘误表几乎已近绝迹,有些年轻编辑可能根本就没见过甚至没听说过这种东西,当然就更想不到能利用它去订正书中的错误。另外,有些人即使想到了这种方式,但看到书中的印刷错误太多,恐怕也没有勇气去为它加一个勘误表。

一本书的出版过程中包括许多环节,书中存在一些印刷错误,也许是难免的。重要的是对待错误的态度,有没有承认错误的勇气和改正错误的决心。如果是抱着“无错不成书”的态度搞出版,书中的差错率高就几乎是必然的。如果是诚心诚意地想降低差错率,并不是做不到的。记得前一段,某家出版社对其出版的一本书,曾公开悬赏鼓励读者挑错,勇气可嘉,精神可佩。同时也表明了出版社对所出版图书的自信心。如果每家出版社都敢于这样做,并且是对每本书都这样做,很可能会大大地降低图书中的差错率。明明知道存在错误却视而不见或拒不承认,采取掩耳盗铃的手法,并不是明智之举。老老实实地承认存在错误,并认真地去加以改正,譬如印一张勘误表,既费不了多少事,也花不了多少钱,却能换来读者对出版社的信任,何乐而不为呢?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